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朵灿烂的奇葩,它盛开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,历经千年,花开不败。诗歌的内容丰富多彩,形式各种各样,异彩纷呈,五言、七言,律诗、绝句。 我们在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同时,又为他们作诗的“任性”所折服。 唐朝有个张打油,他的“任性”是出了名。他写诗不讲平仄、对仗,可写出的诗却生动形象,风趣幽默,格调清晰,通俗易懂。据说,他写过一首诗: 六出九天雪飘飘,恰似玉女下琼瑶。 有朝一日天晴了。 使扫帚的使扫帚,使锹的使锹。 这年冬天,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,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,读罢大怒,下令缉拿作诗人。左右将其平日喜欢写这类诗的他抓了来。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,大官未急于治罪,而是令张再作诗一首。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,张打油于是便以此为题,脱口吟道: 百万贼兵困南阳,也无援救也无粮。 有朝一日城破了。 哭爹的哭爹,哭娘的哭娘。 两首诗如出一辙,大家听了,哄堂大笑起来,连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,于是破例饶了他。张从此远近闻名,后来人们常把这类以俚语俗句入诗,不求平仄对仗的诗作,称为打油诗。 打油诗的出现,开创了我国“另类”诗歌的先河,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体。 比起张打油来说,另外两个诗人更为“任性”。一个叫秃子,一个叫麻子。相传,他们互相嘲笑,留下了两首颇具打油风格的宝塔诗。这日两人见面,互致寒暄,看着对方的秃顶或者麻脸,不禁莞尔。 这天是十五,月光明亮,秃子便邀麻子出门对月吟诗,麻子乐意奉陪。秃子见月光照在麻子脸上,越看越好笑,立即做了一首宝塔诗: 筛 藕芥 蜂窝开 雨打尘埃 后院虫吃菜 石榴皮翻过来 满地坑洼树待栽 秃子这首诗把麻子骂了个痛快。他很是得意,便对麻子说:“这首诗怎么样?你也能做一首宝塔诗吗?” 麻子见秃子有意侮辱自己,便说:“宝塔诗古人已有,不足为奇,我做首倒宝塔诗如何?”秃子说:“请教。” 麻子就吟了一首诗如下: 一轮明月照九州 西瓜葫芦绣球 梳篦不上头 虮虱难留 光溜溜 净肉 球 秃子本想辱人,结果反被辱,满面羞愧,再也说不出话来了。自此,这首奇特的倒宝塔诗,便在民间流传开了。 传说中的苏小妹,才貌双全,吟诗作对十分“任性”。坊间传闻,新婚之夜,小妹为了考考新郎官,便出了三道难题,要其作答,答对了,方可入洞房。秦少游有才情,满口答应。 第一首,苏小妹出了首诗谜,被秦少游猜对了;苏小妹接着第二首,也被新郎官破解,可是当苏小妹吟出“闭门推出床前月”,要求秦少游作对时,秦一时答不上来。 躲在暗处的苏轼看了急得要命,他俯身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池水里,激起的涟漪使秦少游受到启发,对出下联:投石冲开水底天。你看,够“任性”了吧? 关于苏轼两姐妹的“任性”诗作民间流传许多佳话。 六月的一天下午,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,欣赏那无边景致,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信。 打开一看,只有14个字: 静思伊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 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,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,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的意思: 静思伊久阻归期,久阻归期忆别离; 忆别离时闻漏转,时闻漏转静思伊。 面对丈夫的一片痴情,苏小妹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。她立即拿起笔,以同样的形式回了一首14字诗遥寄远方的亲人: 采莲人在绿杨津一阕新歌声漱玉 连起来读也是一首绝妙的叠字回文诗: 采莲人在绿杨津,在绿杨津一阕新; 一阕新歌声漱玉,歌声漱玉采莲人。 在旁的哥哥苏轼看了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。他也不甘寂寞,略加沉吟,便提笔写下: 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赏花归 意思是: 赏花归去马如飞,去马如飞酒力微, 酒力微醒时已暮,醒时已暮赏花归。 这三首诗,在书写上都是以圆的形式来表现的,读起来意味深长,“任性”十足。 有道是,自古文人相轻。他们相聚茶肆酒楼,或者寄情山水间,吟诗作对,游戏取乐,留下了许多“任性”的诗歌。 相传大文豪家苏轼有一次宴请宾客,席上高朋满座,王安石、秦观、佛印和尚等名列其中。 酒到兴头,苏轼说:“我来行一酒令,上两句用两字颠倒说,下面用两句诗押韵,分别阐述上两句的意思。做不出的罚酒三杯。” 说完,随即吟道: 闲似忙,蝴蝶双双过粉墙; 忙似闲,白鹭饥时立小滩。 王安石等三人自然不甘心被罚酒,各自吟道: 来似去,潮翻巨浪还西注; 去似来,跃马翻身射箭回。 动似静,万顷碧潭澄宝镜; 静似动,长桥影逐酒旗送。 悲似乐,送葬之家喧鼓乐; 乐似悲,送女之家日日啼。 诗的形式一、三两句为三字,二、四两句为七字;一、二句押一韵,三、四句另押一韵。其中第三句的一、三字为起句三、一字,好比将尾绕到头,所以称其“绕头诗”。 王安石任宰相时,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。老木匠拿来模型请王安石过目。王安石频频点头,但又在模型的后花园墙壁正中处题了首诗: 倚阑干柬君去也, 霎时间红日西沉。 灯闪闪人儿不闪, 闷悠悠少个知心。 老木匠思忖半刻,恍然大悟,立即修改了模型,王安石再看,果然更加满意。 原来这是一首谜语诗,每句的谜底都是门字,意思是请老木匠在后花园加个门。 (就加个门而已,说直白点会死?!) 北宋元祐年间,贾易贬官知宣州。他的好友孔平仲写了一首藏头诗《寄贾宣州》赠给他: 高会当年喜得曹,日陪宴侃自忘劳。 力回天地君应意,心扶乾坤我尚豪。 豕亥论书非素学,子孙千禄有东皋。 十年旧友相知寡,分付长松荫短蒿。 诗的每句第一个字,都是上一句末一字的下半部分,如“日”藏于“曹”下等。末句末一个字“蒿”的下半部分隐藏了首句第一个字“高”。如不仔细阅读,难以看出端倪。 风流才子唐伯虎,有一天乔装改扮成乞丐,出门登山游玩。 到了山前,看见几个秀才在赋诗,便去凑热闹,说:“我这个乞丐也来作首诗。” 秀才们答应了,唐伯虎在纸上歪歪斜斜地写了“一上”两个字,见众秀才哈哈大笑,又在纸上写了“一上”,众秀才见了,更是笑得大跌。 唐伯虎不以为意,说道:“有酒吗?我喝酒才会作诗。” 秀才们忙倒上酒,唐伯虎一口饮完,大叫:“好酒!”然后在纸上又写了“又一上”三字,突然一转身,夺过众秀才手中的酒壶,一饮而尽。 众秀才急道:“诗还没作完,怎么把酒喝了?” 唐伯虎笑着道:“急什么?”然后拿起笔,接着写道: 一上上到高山上。 举头红日向云低, 五湖四海皆一望。 众秀才看了目瞪口呆。原来,唐伯虎写的是一首登山“一字诗”。 所谓“一字诗”,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“一”字,而每一个“一”字后面一般都是跟一景一物或一个动作相关,读来“任性”极致,趣味无穷。 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,车载斗量,古代诗人群星璀璨,人才辈出。作品卷帙浩繁,形式多种多样,内容涵盖了文化、武术、医药等各个方面,对后人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影响,为人们所倍崇和借鉴。